
1.症状诊断。
从幼果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,大部分是从西瓜的花蒂处产生龟裂,可分为田间裂果和采收时裂果。通常果皮薄的品种和小型品种易发生裂果。
2.病因。
一是果皮薄、质脆的品种或小果型品种皮薄易发生裂果,一般从花朵痕部首先开裂。二是土壤干燥后下雨或灌水引起土壤水分骤变而发生的裂果。三是塑料大棚或温室中栽培,果实发育初期因低温发育缓慢,之后温度升高,果实迅速膨大或西瓜苗长势过旺而引起裂果。膨瓜后期土壤水分不均匀,土壤干继而骤湿易裂果。四是采收期时,果实受震动引起的裂果。
3.防治方法。
选用抗裂果品种。提倡采用地膜覆盖和嫁接栽培,果实成熟期禁止大水漫灌,避免水分突然增加,是防止裂果的关键措施。施用腐熟有机肥,实行深耕,促使瓜苗根群发达,有力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。大棚、温室等设施栽培,由于换气不当或夜间低温,导致果皮硬化引起的裂果。注意防止夜间低温,适当通风换气盛防止西瓜苗长势过旺,栽培小果型品种应采取不整枝或留4~5蔓整枝。增施钾肥提高果品韧性。傍晚时采收,可减少裂果。